静<形>
(形声。从青,争声。本义:彩色分布适当)
安静;宁静;;
静言思之。--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
宵静女德,以伏蛊慝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本朝不静。--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
静乃明几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
莫不静好。--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
清和肃穆,莫不静畅。--晋·支遁《八关斋会诗序》
又如:静雅(安静);静鞭(帝王仪仗的一种,鞭形,振之作响,令人肃静。也叫“鸣鞭”);静办处(安静的地方)
静止,物体不运动(跟“动”相反);
怒则动,动则手足不静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--《韩诗外传》
又如:静物(静止不动的物体);静美(静止形态的美);静风(空气无显著的运动);静海(平静的海);静流(死水)
没有声响;寂静;
茅檐人静。--陆游《夜闻杜鹃》
静间按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又如:静巉巉(静碜碜,静沉沉。形容沉静、静悄悄);静荡荡(寂静空旷的样子);静室(静舍。清静的居室。寺院)
沉着,冷静;。如:静言(沉静地思考);静钝(沉着冷静,不露锋芒);静处(冷静地立身处世)
贞洁,不轻佻。如:静女(贞静、不轻佻的女子);静专(贞静专一)
同“净”。干净,纯净;
其告维何,边豆静嘉。--《诗·大雅·既醉》
静洁足以享上帝,礼鬼神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又如:静扫(打扫干净);静青(纯青);静嘉(洁净美好)
恬淡;平和。如:静退(恬淡谦逊);静意(静心,不动心意);静好(安定美好)
善
东门之栗,有静家室。--《艺文类聚》引《韩诗》
倦怠
其静也,日减其所有,而损其所成。--《太玄》
静<动>
清理;使干净;
又如:静狱(清理牢中的囚犯);静室(清扫居室)
使安定
大匡用惠,施舍静众。--《逸周书·大匡》
又如:静心(使心灵安定);静民(安定民心);静边(安定边境)
通“诤”。直言相劝,止人之失
陈言而伏,静而正之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静<名>
古州名
唐置。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
辽置。在今辽宁省境
通“情”。真情
中静不留,裕德无求。--《管子·势》
乐由中出,故静;礼自外作,故文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义而顺,文而静,宽而有辨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饰貌者不情。--《大戴礼·文王官人》
姓
趣〈形〉
(形声。从走,取声。本义:急,赶快)同本义;;
趣,疾也。--《说文》
若不趣降汉,汉今虏若,若非汉敌也。--《史记》
趣〈动〉
通“促”。催促;督促;
趣其稼事。--《周礼·县正》
趣民收敛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趣为我语。--《汉书·周勃传》
督趣司隶。--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
巫妪何久也?弟子趣之。--褚少孙《西门豹治邺》
通“趋”。趋向;奔向;
左右趣之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
来朝趣马。--《诗·大雅·棫》
汝先观吾趣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又如:趋时(努力与当时的形势、环境及条件相适应);趣向(向往;趋附)
赶上
富在俭力趣时,不在岁司羽鸠也。--《盐铁论》
又如:趣走(奔走;行走);趣役(奔走服侍)
通“取”。如:趣舍(取舍)
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梵G
趣,谓所往。--《俱舍论》
小步快走。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。如:趣走(小步疾行,以示礼敬)
取笑;打趣
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。--《红楼梦》
趣〈名〉
旨趣;意思;
趣舍不同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以博其趣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趣寄(趣向,志向);趣识(旨趣见识)
乐趣;兴趣;;
园日涉以成趣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趣势(趣味);欢乐之趣;异趣;养趣;趣向(兴味);趣兴(乐趣;兴致)
志趣,好尚。如:趣向(志趣;好尚);趣尚(志趣和好尚);趣造(志趣);趣操(志趣情操)
意味;情态或风致。如:趣尚(情致;风格);趣致(情趣风致)
作为
见其趣如是,作《憎王孙》云。--柳宗元《憎王孙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