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<形>
(会意。从门之下一之上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。本义:合适;适宜)同本义;
宜,所安也。--《说文》
宜,事也。--《尔雅》
宜得其所也。--《苍颉篇》
君子宜之。--《诗·小雅·裳裳者华》
宜其室家。--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
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(宜矣,是适宜的了,是应该的了。)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宜子(女子富有生育能力);宜民(使民众安辑);宜时(适时);宜春(适宜于春天)
宜<名>
煮熟可吃的肉;
弋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--《诗·郑风》
祭名。祭祀土地之神
起大事,动大众,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,谓之宜。--《尔雅》
适宜的事
丰收。如:宜年(指丰收之年)
通“仪”。法度,标准;
宜鉴于殷,骏命不易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。--《诗·小雅·由仪序》
通“谊”。合理的道理、行为
将施于宜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案主当宜,行其正理。--《管子·明法》。俞樾云:“宜乃谊之省。”
宜无嫌于往初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宜<助动>
应当(多用于否定式)
不宜有所过。(“宜”,应该;“过”拜访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(应该交给主管的官,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。有司:职有专司,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。刑:罚。)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宜乎众人矣。(当然人很多了。宜:应当,这里和“乎”字连用,有“当然”的意思。乎:用在形容词、动词、副词的后面,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,同“然”。众矣:人很多了。)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国亦宜矣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宜蠲(应该减免);事不宜迟;不宜操之过急;宜速归;宜然(应该这样);宜当(情理上必须如此)
宜<副>
当然
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。--《左传》
大概
今阴阳不调,宜更历之过也。--《汉书》
材<名>
(形声。从木,才声。本义:木材,木料)
同本义
材,木梃也。--《说文》
五曰材贡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驾而乘材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横木也。”
无所取材。--《论语》。郑注:“无所取于桴材。”
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,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材朴委积兮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木材;材器(材木与器物)
泛指原料、材料
饬化八材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珠、象、玉、石、木、金、革、羽也。”
其材足以备器用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献材于殡门外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:“明器之材。”
又如:钢材;器材;木材;就地取材
资料;。如:教材;题材;素材
人的体貌。如:身材(身体的高矮和胖瘦)
资质;本能。如:蠢材(笨家伙);因材施教
棺木。如:寿材;材铺(棺材店)
通“才”。才能,能力;
任官惟材,左右惟其人。--《书·咸有一德》
士脩身功材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。注:“材谓艺能。”
通“财”。财物;
广辟土地,著税伪材。--《墨子·公孟》
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。--《荀子·君道》
材伎之士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