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<形>
(会意。从门之下一之上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。本义:合适;适宜)同本义;
宜,所安也。--《说文》
宜,事也。--《尔雅》
宜得其所也。--《苍颉篇》
君子宜之。--《诗·小雅·裳裳者华》
宜其室家。--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
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(宜矣,是适宜的了,是应该的了。)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宜子(女子富有生育能力);宜民(使民众安辑);宜时(适时);宜春(适宜于春天)
宜<名>
煮熟可吃的肉;
弋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--《诗·郑风》
祭名。祭祀土地之神
起大事,动大众,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,谓之宜。--《尔雅》
适宜的事
丰收。如:宜年(指丰收之年)
通“仪”。法度,标准;
宜鉴于殷,骏命不易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。--《诗·小雅·由仪序》
通“谊”。合理的道理、行为
将施于宜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案主当宜,行其正理。--《管子·明法》。俞樾云:“宜乃谊之省。”
宜无嫌于往初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宜<助动>
应当(多用于否定式)
不宜有所过。(“宜”,应该;“过”拜访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(应该交给主管的官,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。有司:职有专司,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。刑:罚。)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宜乎众人矣。(当然人很多了。宜:应当,这里和“乎”字连用,有“当然”的意思。乎:用在形容词、动词、副词的后面,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,同“然”。众矣:人很多了。)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国亦宜矣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宜蠲(应该减免);事不宜迟;不宜操之过急;宜速归;宜然(应该这样);宜当(情理上必须如此)
宜<副>
当然
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。--《左传》
大概
今阴阳不调,宜更历之过也。--《汉书》
晖<名>
(形声。从日,军声。字本作“晕”。本义:日月周围的光圈)
日色;阳光
晖,光也。--《说文》
日月晕于外,其贼在于内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
朝晖夕阴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照之有余晖,揽之不盈手。--陆机《拟明月以皎皎》
又如:斜晖
同“辉”。光辉
君子之光,其辉吉也。--《易·未济卦》
故日月不高,则光晖不赫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名声被后世,光晖重万物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晖。--《文选·古乐府·长歌行》
又如:晖光(光彩;光辉);晖如(形容光辉闪耀);辉煜(光辉闪耀)
琴徽。同“徽”
晖<动>
光彩照耀
不侈于后世,不靡于万物,不晖于数度。--《庄子·天下》
唯昆与季,文藻相晖。--南朝·梁元帝《与萧挹书》